第一次知道「寶藏巖」是看到自由時報介紹的,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加上一、二張的相片,卻吸引了我
聽勝說很多人都到那個地方去拍照,但確切的地點他也不是很清楚
這件事,就被我給漸漸淡忘了,一直到某一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了某一集的「一步一腳印」
剛好那一集就介紹了「寶藏巖」這個地方,我很仔細的把這個單元從頭看到尾
也慢慢的了解了「寶藏巖」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在節目中得知寶藏巖從12 月開始就要進入了實質保存的階段
我不曉得在那之後寶藏巖還能不能進去,也不曉得那所謂的實質保存會不會讓原來的寶藏巖失去了它原有的風貌
所以我和勝決定在十一月去一窺寶藏巖

寶藏巖自清代即建寶藏巖寺,50 年代即有退伍的老兵在這裡開始自己造屋
寶藏巖自力營造的建築空間形式,是由底層階級受制於經濟能力的建築行為所產生
居民選擇便宜及回收材料,以漸進的營建模式,一磚一瓦循地形層次刻畫出錯落有致、變化豐富的聚落風貌

當我們行走其間,循著節節上昇的階梯往上走時,看著身旁錯落的房屋,讓我對建造這些房屋的居民深感敬佩
這裡的確是個和外面截然不同的世界,我很難想像那是個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了這些鞎忍刻苦的居民
但是我知道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建築,它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的確應該要被好好保留下來




【寶藏巖的信箱都是這樣聚集在一起的】


【在寶藏巖內處處可見這種階梯】





【斑駁的外牆訴說著過往的歷史】




【目前仍居住在寶藏巖內的居民】















【在寶藏內可以看見不少貓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nyvssil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